项羽宝藏12面金锣藏在哪里
浙江绍兴柯岩街道的项里村,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项羽宝藏的传说。项羽于江东起兵前夜在项里村埋下了12面金锣,而找到这12面金锣的关键就是破译村东草湾山上所刻神秘字符,破译了字符,就能找到宝藏。
据绍兴当地
出版了一套鉴湖系列丛书中传说记载, “项羽用12面金铜锣,训练8000子弟兵。12面金铜锣精工细作,别具一格,用80%的黄金和20%的黄铜合铸,锣大如轮,声宏音清,背面铸有12生肖图,价格不菲。”
据记载,项羽和犯命案的叔父项梁在吴中避难,隐居在项里村一带,暗中积聚力量,招募了8000名江东子弟练兵。为便于操练,项羽铸造了12面金锣,在发兵前连夜埋到了山上。为了宝藏安全和日常寻找方便,项羽命人在村东草湾山上刻了“项羽藏宝图”。
“项羽藏宝图” 神秘字符刻在一块不规则的五边形石头上,有7∼8厘米深、5厘米宽,由方方正正的横和竖组成了几个大小不等的矩形,既不像篆文,也不像金文,类似于房屋平面设计图。
考
古学家认为,以秦代末年的加工工艺,铸成直径1.4米的金锣不大可能,锣的直径最多也不应超过七八十厘米。况且按照传说中80%的金加20%的铜的比例来
算,铸出的金锣软得几乎都无法敲击,不可能发出声音。所以说,为了方便口口相传,宝藏中的锣应该是鸣金撤退的时候所用的錞于。
从古至今,尽管人们一直不停地寻找宝藏,但谜团却始终没有被揭开。民间有人概括出这样几句话:“庙前庙后,三角田头,三眼桥头,三岔路口,有12面金铜锣。”虽然这些地点陆续被后人找到,当地人均解释并没有发现什么金锣。
曾有人开高价宣传掌握了宝藏的破译方法,也有人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方式,12面金锣到底价值何许,埋藏何处,到现在还是一个迷……
项羽起兵铸金锣
项
羽(公元前232年∼公元前202年),名籍,字羽,秦下相(今江苏宿迁宿城区)人。自称“西楚霸王”,把梁楚九郡当成自己的领地,其祖父项燕是楚国名
将。早期,项羽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。项梁被秦军杀死后,项羽带领起义的楚军继续反秦。秦朝被推翻后,项羽与刘邦争天下,在鸿门宴上项羽不听“亚父”范增之
言,放走了刘邦。最后,项羽被刘邦的大将韩信围于垓下,自刎于乌江。
据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上记载,项羽因叔父项梁犯命案,两人一同避难吴中,并曾有一段时间生活在会稽一带(即绍兴)。两人在项里村一带隐居,得当地村民庇护。
此后他们暗中积聚力量,招兵买马,很快募集了8000江东子弟在附近练兵,铸12面金锣日夜操练。起兵前夜,项羽为报答村人,命士兵在山上连夜埋下12面
金锣。
在绍兴当地新近出版的一套鉴湖系列丛
书中,对项羽和项羽宝藏的传说更有详细记录,书中写道:“为了反秦,项羽与叔父项梁在项里一带召集旧贵族子弟8000余人,用12面金铜锣,鸣锣教战,习
武练艺。这12面金铜锣精工细作,别具一格。分别用80%的黄金和20%的黄铜合铸,锣大如轮,声宏音清,背面铸有12生肖图,价格不菲。时间过得飞快,
项羽要告别项里百姓了,他决定将12面金铜锣留给项里。于是命令士兵深夜在项里草湾山附近挖坑藏锣,然后又在草湾山上凿下了字符。如果谁能认得此字,便能
找到那价值不菲的12面金铜锣。”
在绍兴县越国文化博物馆,《康熙会稽县志》上有一段文字记载:项梁、项籍杀会稽首殷通,举兵于会稽。这里所说的会稽就在绍兴附近,而项籍就是项羽本人。2000年前项羽和他叔叔项梁杀了会稽县首领殷通,起义造反。
村里几位老者说“项里村”的村名也是根据项羽而起的,不仅如此,项里村内还修建了一座项羽庙,当地百姓尊称他为项羽菩萨。据说这一习俗已延续了几百年。为项羽修庙,这在全国各地也是屈指可数的。种种迹象表明,项里村与西楚霸王项羽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。
如果以上这些都是事实,那大若车轮的12只金锣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呢?
1973年以来在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了大量的战车,相当一部分战车车轮的直径在1.4米左右,如果说锣大如轮,那么项羽当年埋藏的十二面金锣,每一面金锣的直径也应该在1.4米左右,这么大尺寸的锣即使是在今天也是比较少见的。
铜锣的中央部分略高,它的大小、厚薄与锣的面积比例,决定锣的音调的高低,低频锣发出的声音沉闷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,当年项羽铸十二面金锣目的就是利用锣声操练军队,但是专家对于秦朝末年锣的制造水平产生了怀疑。
根据当时的工艺做到一米四的可能性不是很大。一个一米四的锣大概有一百五六十斤,如果仅靠当时的技术水平来完成似乎是不可想象的。
许多人以为铜锣是铸造出来的,其实铜锣原始的加工工艺是用铁锤敲出来的,现代化的生产普遍采用了空气锤,现在铜锣的直径最大可以加工到1.5米左右。专家认为秦代末年的加工工艺,锣的直径最多也不过七八十公分而已。
项
羽埋藏十二面金锣这个传说最让现代专家怀疑的不是制作工艺,而是锣的含金量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如果将红铜和锡按一定配方熔炼,就会得到
响铜。闻名世界的曾侯已编钟就是用响铜铸造而成的。铜锣之所以能敲响,也是因为它是用铜和锡的合金加工而成的。祖传的铜锣的配方是铜占77.5%,锡占
22.5%,这个配方一直延续至今。如果是80%的金加20%的铜,这个锣就不会响了,而且会特别软。
由于黄金的硬度很低,含金量达到80%,锣就敲不响了,它也就失去了练兵传递信号的作用。难道西楚霸王当年给项里村百姓留下的不是金锣,而是十二面直径不到1米的铜锣吗?
如果不是锣,那么当年项羽用什么指挥部队传递信号呢?中国古代有一个词,叫做击鼓鸣金。指挥部队的有两件信号型乐器,部队向前冲锋的时候是用鼓,撤退的时候是用金。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和考古发现,金指的是?于。
在湖南省张家界博物馆,其镇馆之宝就是国家一级文物虎钮?于。
这
尊战国青铜?于重4.4公斤,高42厘米,椭圆盘首,肩部突出,腹部向下收缩,呈椭圆柱型,中空。顶部中央铸有一只老虎,虎的耳目清晰,张口露齿。尾巴微
翘,末端卷曲,造型栩栩如生。虎钮?于的壁比较厚,敲击它时发出低沉的声音能传出很远的距离,项羽鸣金收兵敲击的就是?于。
但是?于和金锣两者之间相差十万八千里,为什么传说中项羽的藏宝是十二面金锣,而不是?于呢?音乐研究所专家的一席话点破了其中的奥秘。
试想一下,当地老百姓没有考古知识,完全想象不到?于会是什么东西?如果要让这个故事口口相传代代流传下去,就要有一个通俗易懂的说法,于是,讲故事的人就用另一个响器的名字代替了?于,也就是锣。所以,传说中的锣指的是相当于锣的响器——?于,而不是我们今天的锣。
这样的结果真的有些出乎意料之外,假设西楚霸王项羽当年在草湾山埋了宝贝刻了藏宝图,那也不会是12面金锣,只能是12个青铜?于,但这只是一个假设。
因此民间对于那张藏宝图的解释方法越来越多,有人也怀疑这不是一张完整的图,在山上还有另外一张或者几张,到底这图里还暗含有多少八卦玄机呢?
众说纷纭中的探宝解读
两
千多年来,时时有人在山上发现该字符,但至今没有人能解开字符的含义。据说明末清初的绍兴著名学者张岱曾在草湾山一住数月,企图解开字符之谜,但终究未能
如愿。张岱是明代的文学家,他出身仕宦家庭,晚年却穷困潦倒,避居山中,仍然坚持著述。张岱一生落拓不羁,淡泊功名。他爱好广泛,颇具审美情趣。喜欢游山
逛水,深谙园林布置之法;既懂音乐,又谙弹琴制曲;善品茗,茶道功夫相当深厚;喜欢收藏,鉴赏水平很高;精通戏曲,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。这样一个有大
学问、真见识的名家都未能解开字符的奥秘,可见其难度之高。
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藏,还是要回到历史去寻求答案。项羽到底有没有到过绍兴项里村呢?在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有这样的描述:项梁(项羽叔父)杀人,与籍(项羽)避仇于吴中。秦始皇帝游会稽,渡浙江,梁与籍俱观。籍曰:“彼可取而代也。”梁掩其口,曰:“毋妄言,族矣!”
项里村的一些读过《史记》的村民解释说:“《史记》中提到秦始皇曾游历会稽,这个会稽就是我们旁边的会稽山,我们这个村离会稽山也就10几公里。既然《史记》中都提到项羽看到了秦始皇游历会稽山,那项羽在我们村生活过就是有可能的!”
但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、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教授却指出:“项羽不可能在绍兴项里村生活过。”葛教授介绍说:“《史记》中提到的‘会稽’指的并不是绍兴的会稽山,而是当时的‘会稽郡’,这个郡主要包括今天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分。”
但
这也不足以否定项羽在项里村居住过的说法。葛教授进一步解释说:“当时项羽跟随其叔父项梁避难‘吴中’,这个‘吴中’指今天的江苏苏州一带。而苏州在战国
时期是为楚国的属地,那里生活着很多楚国的旧部,所以作为楚国大将后代的项羽就在苏州地区避难。而且楚国的旧部在当时苏州地区还很有势力,他们多数都生活
在城里,项羽和项梁为了招集起义军马,自然会跟他们在一起。也就是生活在苏州地区,跑到浙江项里村那个偏僻的小山村去招兵买马是不可能的。”
由于神秘符号是基于民间传说推测出来的,专家认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。但是有时候民间传说也能提供一个重要的线索,有时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,只是需要适当的解读而已。
根
据宝藏图的字符,已经有人概括出几句话,将藏宝图的秘密破译了——“庙前庙后三角田头三眼桥头三岔路口有12面金铜锣”。那么这个地址具体在哪儿呢?有一
个研究乡村项羽文化多年的村民到山上周边附近考察,最后做出判断,项羽当年埋藏的宝藏可能就在项里村村口的一口枯井下,但枯井早已被新修的水泥马路填平。
这
个村民认为,破译句中的“庙前庙后”,就是说宝藏在项羽庙的前后;“三角田头”是在项羽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三角的田地;“三眼桥头”的位置起初难倒了他,
在村附近找遍了,也没有发现有“三个眼”的桥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听项里村的老者说,村头小河的项羽庙附近有一座3个桥洞的小桥,后来修路拆掉一个洞,于
是,“三眼桥头”这句话也迎刃而解了——它就是现在项王庙旁边的只有两个桥洞的小石板桥,桥下是清澈见底的小河流。所说的“三岔路口”更好找,就是石板桥
附近的一个三岔路,现在被修成了2米多宽的水泥路,贯穿整个村子。
他根
据破译的词句,分析出藏宝地点是在村口水泥路的住宅区边上,但他一直也没有去实地挖宝。可能觉得自己只是推测,也没把握吧。不过当项里村的村民得知这个推
测的地点后,也是不置可否。有一个村民说他家20世纪80年代在马路边上盖房子时,挖了一米多深的地基,也没有发现有什么金锣。
多少年来,项里村的村民不厌其烦地传说着“项羽宝藏”的故事,但是当“宝藏埋藏点”有了着落时,他们却不为所动,连“挖开马路看一看”的想法都没有。刻有神秘字符的石头依然在草湾山里安静的守候着,它守候着的可能不是一笔宝藏,但一定是有关宝藏的那一份神秘
寻宝诀 神秘的三大绝世宝藏
一、第一大宝藏:消失的秦宫宝藏,神秘的字符?
1、史记暗示藏宝徐州?
项羽画像
两
千年前,项羽把掠夺秦始皇骊山大墓的财宝“以三十万三十日运物而不能穷(《水经注》)”,按照当时的运输速度,三十日可走一千六百多里路,刚好是咸阳到徐
州的距离,据悉,秦陵随葬的奇珍异宝甚多,项羽派了30万大军前去盗掘,所获宝物运了个把月才运完(项羽盗秦陵的故事,详见倪方六着《中国人盗墓史》)。
因此,徐州自古就流传项羽秦朝宝藏的故事。这批宝藏还包括项羽掠夺秦阿房宫的珍奇异宝。根据《史记?项羽本纪》记载,项羽“引兵西屠咸阳,杀秦降王子婴,
烧秦宫室,火三月不灭,收其货宝妇女而东”。这里的“东”,有学者认为是项羽的都城——彭城,即今天的徐州。
解放前的徐州北大院
自
汉朝以来,历代众多摸金校尉,寻宝高手暗访徐州,但都无功而返!藏宝之处众说纷纭,有戏马山、九里山等等。最为热门的是西楚故宫,但由于时间久远,加上宫
殿规模太大,神秘的地下宝藏一直没有找到。五十年代,徐州北大院(宫殿遗址)修建市级机关的建筑,发现了大量宫殿遗址,但神秘财宝一直没有发现。
2、神秘字符惊现绍兴!
神秘的符号
根
据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记载,项羽起兵于绍兴西郊的项里村,当年项羽和其叔父项梁在此地召集楚国旧部八千人马,并铸造出十二面金铜锣,鸣锣操练,练成精兵。
起兵前夜,项羽为了保答江东父老的庇护,也为兵败后东山再起留下家底,命人连夜将十二金铜锣埋在当地,并亲自留下神秘的怪字,作为藏宝图便于以后找到宝
藏。据绍兴当地县志更是详细记载了宝藏的情况,记载十二面金铜锣80%黄金,20%铜,刻有精美的12生肖的图案,价值连城。上面提到的神秘字符,在当地
草湾山的一块大石头上,形状像两个类似英文字母“P”
和一个注音“冂”的符号。据说,这就是藏宝图,破解此字,就能找到他的宝藏。然而,2000多年过去了,这十二金铜锣一直没有现身,原来,当地流传这样的
寻宝歌谣“庙前庙后,三角田头,三眼桥头,三岔路口,有12面金铜锣。这个图案只是藏宝图的一部分,其他藏宝图一直没有被发现,所以,项羽兵败垓下,自刎
乌江后,这个宝藏就成了千古之谜。
千百年来,很多人来绍兴寻宝无功而返
后,近代史学界又出来一个苏州说。著名史学界葛剑雄教授认为项羽不可能去绍兴一个偏僻的村庄起兵,而且训练近万人这么大规模的部队,交通和给养都是问题。
史书记载的会稽不是大家熟知的会稽山,而是会稽郡,就是现在江苏和浙江交界的苏州一带。根据当时情况,苏州一带有很多楚国的旧部,而且交通方便,城市规模
大,人口众多,很有可能十二金铜锣埋在苏州一带,而且宝藏仅仅是民间传说,是否存在还需要史学界和考古界不断去探索。
目前,收藏秦宫隋侯之珠、太阿之剑、卞和之玉等稀世珍宝的项羽宝藏去向成谜,或许散落民间,或许还埋在地下,埋藏地到底是徐州还是绍兴还不得知,还有待后人去考察。
二、第二大宝藏:掠空的明朝国库,隐秘的天门山?
1、隐秘天门的闯王宝藏?
李自成画像
相
传李自成兵败退出京城时,把明朝国库积攒二百七十年的财宝掠夺一空,并命令心腹爱将李过用了九艘大船来转移家当,秘密运到湖南天门山,意图东山再起,李过
带一百多人投奔湖南天门山寺,重修寺庙,集体出家,自己取名叫野拂,隐藏起来,见机起兵。结果,清廷建立,起义军土崩瓦解,野拂郁郁而终,死前他命百余民
工,将宝藏分散藏于广阔的天门山地区,事后用毒酒毒死所有的民工。
神秘的天门山地区
数
百年来,不断有人借朝拜到天门山地区以便窥探地形,借机寻宝,都无功而返。这个传说成为了天门山的百年之谜,而2001年村民在天门地区的观音山中元明时
期的宫廷饰物,包括十七花金钗、鸟头金簪2件国家二级文物,这批文物价值高达7千万,此事又为宝藏之谜增添了神秘色彩!
2、寻宝口诀流传莽山!
广阔的莽山地区
历
史上,很多地方都流传有李自成宝藏的故事,金庸先生《雪山飞狐》则称:李自成宝藏在关外。众多传说中,另外一个热门的就在离天门山不远的湖南南部莽山地
区。相传,莽山地区藏有李自成的"九驴十八担"金银珠宝,山下天塘村数百年来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藏宝口诀,"石岩冲,三座桥,慢行百步走,三窑金。"据说,
只要能破解口诀中的奥秘,就能得到宝藏。根据《宜章县志》记载,李自成的部队确实来过当地,而且当地很多地名和李自成都有关系。
数百年来,一直有人来此寻找宝藏,也都无功而返。20世纪后,当地村民也在当地皇藏岩,溶家洞发现李自成军队来过的痕迹,但收获到少量的铜钱。迷雾重重的闯王宝藏之谜,它还在激励着人们不断的探索!
三、第三大宝藏:太平天国窖金之谜,宝藏身在何处?
1、天京藏宝之谜,暗藏天王府地下?
太
平天国有两个至今未能解开的迷团:一个是天京藏宝之谜,一个是石达开大渡河藏宝之谜。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(今南京),采取“圣库”制度,要求军民
一律不得私藏财物。据史书记载清军奸细张继庚密报,天京圣库有一千八百万两,其他珍宝不计其数。这还不包括太平军几大天王的巨额家产。据历史文献记载,洪
秀全不思进取,建立了豪华的天王府,使用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装饰宫殿,特别是红宝石,绿宝石等。当时南京城中盛传宫中建议财宝如山如海。有史学家认为其是当
今世界最大的宝藏。
传说,在天京城被攻破前,洪秀全曾命人将大量的财宝
埋藏在天王府地下的秘密洞穴中。窖藏一直是洪秀全最放心的藏宝方式。最有可能就藏在天王府的金龙殿下面。天王府遗址就在现在的南京长江路292号“总统
府”内。根据民间传言“中外皆传洪逆之富,金银如海,百货充盈”的说法,但攻城的曾国荃带领湘军在城里到处挖地掘地三尺,但没有发现大规模的金银财宝,为
此湘军上报朝廷,一无所获。为了得到宝藏,曾国荃将抓获的太平军大将李秀成严刑拷打,逼问关于窖金的下落,李却一口咬定国库无存银,不肯透露半句。
但
也有传闻,狡猾的曾国荃很可能得到宝藏,在获得李的藏宝地点,得到宝藏后,就立即处死李,杀人灭口,还放火烧了天王府,消灭痕迹。左宗棠等大臣也上报朝廷
湘军曾家兄弟私吞宝藏。据悉,曾家带领湘军胜利回湖南时,动用了二百多艘船运送物资,可见其中必有猫腻。而且,据传,圆明园有一个稀世珍宝,翡翠西瓜就是
来自太平军,后归曾家兄弟所有。可见,曾家很可能获得了宝藏,只是秘而不宣、想据为己有,并运回了湖南老家。
近代,军阀混战时期,很多军阀都在打
天国宝藏的心思。有人举报南京蒋园的主人蒋某,又称蒋驴子,因受到太平军刘秀成提拔,成为天平军的总管。兵败前,已经将太平军的巨额财产藏在了金陵石头山
中,并成为了金陵首富。结果当时军阀去搜查,也一无所获。据分析,曾家可能获得一部分的天国财宝,还有一部分下落不明。为此,有人放干了天王府遗址西花园
的湖水,甚至引来了南京政府进行挖掘,结果一直挖到地下40米都没有收获。历史天王府规模巨大,堪比清朝的紫禁城,湘军的大火虽然烧了几天几夜,但金龙殿
等核心建筑的旧址还在,这些建筑是否还藏有窖金就无人知晓了。当年湘军搜查天王府非常的仔细,连秘密埋葬在天王府的洪秀全尸体都挖出来,但要找遍每处确实
不可能的。因此,天朝宝藏还有可能藏在南京的某处!
2、石达开大渡河藏宝之谜,八字隐训的秘密?
石达开像
传
闻石达开率军出走时曾带走了大批金银财宝,并在大渡河战败前夕,把军中大量金银藏匿,并留下藏宝示意图,图上写有“面水靠山,宝藏其间”八字隐训。相传抗
战时期国民党四川主席刘湘密派千名工兵,到大渡河高升地后山进行挖掘,发现三个疑似人工修筑的三个大洞,发现了零星金玉和残缺兵器,该工程后被蒋介石叫
停,被迫中止。
大渡河流域
除了高升地,传说中的藏宝地点还有一处,就是重庆南充的山王坪。传说,宝藏以以“太平山”为标记。“太平山”并不是山,而是石达开在藏宝后命部下在藏宝
地旁边的悬崖壁上凿出的三个大字。找到了这三个字就找到了藏宝洞。专家分析,石达开在乌江流域活动是历史学家证明过的,太平山等地是他西进的必经之路,很
有可能将宝藏埋藏这一带。但宝藏是否存在,宝藏之谜何时破解就不得而知了!